本报讯 (记者 林晨) 1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春节期间促消费活动”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崔行飞介绍了《2025年聊城市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相关情况。
崔行飞表示,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部署,开展好2025年消费工作,市商务局会同文旅、教体、妇联、农业、民政、住建等部门,起草了《2025年聊城市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文旅娱乐、体育赛事、服务消费、电子商务、氛围营造,市级层面创新举办43项促消费专项活动,覆盖妇女儿童、青年、老年等重点消费群体。市县联动,举办汽车、熊猫体育的全球客服热线家电、家居、美食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全年可持续,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新潜能。
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五进”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五进”推广活动,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熊猫体育的全球客服热线致力于普及汽车、家电、3C产品、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
聚焦文旅娱乐,实施“商文旅融合”专项行动。优化文化演出市场、文创产品、娱乐演出等消费供给,开发具有聊城文化特色的创意项目、产品,培育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的多功能商文旅综合体。大力发展旅游演艺、乡村漫游等新业态,举办音乐节、露营季、民谣季等文旅活动,办好乡村文化旅游节、“沿着黄河遇见海”新媒体推广大会等活动,开发推出研学游、非遗游等互动体验感强、适合渠道化销售的特色旅游产品。
聚焦体育赛事,实施“赛事经济”专项行动。增加赛事数量、丰富赛事种类,持续办好国际象棋文化节、中国聊城体育旅游文化节、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龙舟公开赛等品牌赛事,谋划开展轮滑、垂钓等国家级赛事。引进国家和省级高水平体育赛事,注重培育本土特色赛事,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赛事。实施“跟着赛事去旅行”项目,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景区、文化街区、商业商圈紧密结合,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目的地。
聚焦生活消费,实施“品牌打造”专项行动。深度挖掘基础性消费潜力,创新激发内生动能,稳定和扩大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消费,培育和壮大“老字号”等品牌消费。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明显的餐饮名店、名菜、名师、名小吃。指导省级老字号集聚区东阿阿胶城,发挥集聚区作用,引进中医药类老字号企业,打造“中医药老字号集聚区”。
聚焦商业载体,实施“提档升级”专项行动。聚焦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的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各大商圈扩容升级,引进高端品牌,引进全球性、全国性品牌首店。推动商业主体品质化供给,培育智能家居、数码产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国货“潮品”消费,加强国货“潮品”推广。推动商业主体智慧化提升,指导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智能停车、智能送货服务,推广智慧商店、自助结算模式。
聚焦电子商务,实施“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培育电商市场主体,壮大电商龙头企业规模;大力引进主播工作室、供应链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代运营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开展“直播平台+直播机构+传统商贸”线上线下渠道对接活动,组织开展好“网上年货节”“双品购物节”等系列电商促消费活动。
聚焦妇女儿童,实施“她经济”促进行动。拓宽妇幼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商业综合体、商圈增加妇女儿童用品销售规模,引进知名妇婴品牌。创新妇幼产品和服务消费场景,拓展妇幼消费领域空间,融合医疗卫生、教育、妇幼用品销售等资源,融入科学孕育理念,建设早教中心。开展妇幼促消费活动,并适时发放“妇幼品类消费券”。
聚焦青年群体,实施“悦己消费”促进行动。顺应青年消费新特点、新趋势,通过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挖掘文化资源、凝聚多方合力,推动青年消费破局“出圈”。以万达广场、古城区、聊城大学等青年聚集的地方为重点区域,培育建设一批青年消费集聚区。打造徒骇河青创街区,增补青年创新创业功能,以公园的环境营造青年友好的活力街区样板。邀请人气明星,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活动,丰富青年消费市场供给。
聚焦老年消费,实施“银发经济”促进行动。开展银发促消费活动,举办乐购重阳购物节、养老服务公益大集、养老机构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活跃银发经济。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适应老年人营养和口味需求的老年助餐服务,打造“一刻钟”老年助餐服务圈。
聚焦氛围营造,实施“消费场景”打造行动。精心组织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活动,开展汽车、家电、餐饮等主题促消费专项行动,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开展夜间消费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时尚商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光”的网红打卡地。
打造审判工作现代化“聊城样板”——全市两级法院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