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市出台《茂名市教育局推进中小学校学生每天综合体育锻炼不低于两小时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我市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推进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并于2026年秋季学期前全面实施。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我市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积极推进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工作,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熊猫体育是什么
(一)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到秋季学期前,全市小学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初中下午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试点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50%。
(二)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乡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寄宿制学校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高中(中职)学校每周3—5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
(三)从2026年春季学期起到秋季学期前,全市中小学校10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
充分认识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落实好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大力推进每天1节体育课工作进程。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学校师生及家长观念,争取广大师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并积极参与推进“学生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工作。
分类开展“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课间延长至15分钟等工作的指导。指导学校走读学生每天到校先进行20分钟的身体活动,寄宿学校推广实行“早操”制度。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体能训练。持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为课间“微运动”提供基本保障;探索智能化运动和数据分析系统助力学校体育运动开展。
继续扩大“市长杯”足球赛、游泳锦标赛、校园田径比赛等传统体育竞赛活动规模,逐步增设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球等项目竞赛活动。
组建教研团队,通过调研、培训、送教、组织体育活动观摩等方式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指导学校以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为重点,开展日常化、经常化、智能化运动监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性专业分析和发展建议。
充分开发“金边银角”等校内空间,建设“微操场”、“微球场”,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体育设施。充分利用校园周边公园绿地、周边高校、社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建立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社会资金及力量,采用第三方运营方式,积极开放体育运动场所及开展体育活动。
通过官网、公众号等途径,加大“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宣传力度。发掘“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正面案例,通过宣传引导师生、家长一起参与进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把每天2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安排(附上级行政部门监督电话及邮箱)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公示栏、学校工作群等向全体家长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强督导,对没有履行工作任务的学校予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