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在凉山州等地区开展,通过搭建基层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中小学校,助力解决基层体育师资不足问题。
2025年上半年,成都体育学院共派出35名学生志愿者、1名带队教师赴凉山州布拖县开展体育支教工作。本次派出的支教学生均来自体育教育专业,涵盖游泳、武术和体操三个项目。成都体育学院支教志愿者伊杨是志愿者之一,抵达布拖县民族小学后,校内老师安排好一切,伊杨被分到第三校区教二年级。走进校区,斑驳的篮球架下,孩子们穿着磨毛边的运动鞋正追逐着漏气的篮球,热情的招呼、渴望的眼神,让他深受触动。面对学校无操场、器材缺、管理难的问题,伊杨积极应对。他用4个废弃塑料桶和粉笔勾勒出跑道,成为孩子们的热身场地;在各班培养两名体育委员管理队列,二年级3班的“小助教”更是展现出出色的组织力。看着孩子们在自制场地上奔跑,伊杨十分感慨:“仿佛看到了体育精神在闪光。”他定下目标,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运动闪耀时刻,让体育精神如同山峦间的索玛花绽放在这片土地。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上半年遴选出5名优秀志愿者,赴凉山州盐源县开展为期3个月体育支教。出征前,学院组织志愿者服务通识知识培训,内容涵盖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提升了志愿者专业素养与支教信心。开始体育支教后,志愿者依据学生年龄和身体状况,设计足球、篮球等多样体育课程,让孩子找到乐趣。同时,组织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培养体育特长,策划竞赛,激发竞争与合作意识。志愿者还组织举办体育文化节、熊猫体育是什么知识讲座,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氛围。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在青少年体育教育、熊猫体育是什么运动员选材上有独特优势,地处亚高原使青少年在耐力项目上更具优势。此次支教开设篮球、田径等课程及相关活动,给当地师生带去专业理论和科学教学手段,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志愿者用行动诠释奉献精神,以多种方式激发青少年锻炼热情,引领其爱上体育、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为盐源县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助力当地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此次支教活动西昌学院共派出15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前往昭觉县5所中小学开展为期3个月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弥补山区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专业体育教师的引导,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支教志愿者吉克尔古说:“我们全体支教志愿者已经准备好了篮球、足球、飞盘等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帮助当地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天性,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阿的阿木在考入西昌学院前就立志为家乡教育拼搏,大学时他接触“三人板鞋”项目,入选省队参加全国赛。从赛场归来,得知体育支教活动,他立即报名参加。阿的阿木决心把所学见闻传递给孩子们,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他表示,愿以青春之我,在家乡土地书写奋斗篇章,让青春在民族地区绽放绚丽之花。(转自4月1日《中国体育报》07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